2023 年 7 月 3 日,随着一辆昊铂 GT 在广州广汽埃安第一智造中心下线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成 2000 万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走到这一里程碑,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了漫长岁月。2018年后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突破100万辆;随后的三年,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稳定在百万辆以上;2020 年 9 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突破 500 万辆;2021年新能源销量为350万辆,同比增长达6倍,市场占比提升至13.4%;2022 年 2 月,突破 1000 万辆。显然,第一个千万辆用时近 30 年。
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,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500万辆到1000万辆。而第二个一年半,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2000万辆。
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“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”。
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持续升级和降本,各品牌推出的产品越发成熟,新能源汽车进入高倍速增长时代。而燃油车市场份额持续萎缩。
目前,我国已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占比目标。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提出,到2025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%左右。而事实是在2022年底,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就已突破25%。
“卷”出来的汽车品牌们
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超 " 卷 " 的时代,中国汽车品牌都在加速转型。老品牌在创新,不断孵化的新品牌在初露锋芒,还有一批互联网等跨界公司创业打造成新势力——尤其是后者,多半经历了几轮淘汰,在困境中不断突围。
今年 6 月,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销售都超预期,集体实现增长。乘联会预测,6 月,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在 67 万辆左右,环比增长 15.5%,同比增长 26%,市场渗透率约为 36.6%。
政策驱动,带来多重利好因素
近两三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能如此快速的增长,是由多重因素促成。
首先依旧是政策的驱动。虽然新能源补贴在退坡,今年更是已结束,但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延续,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,以及北上广深等新能源主要城市的限购政策等,都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。
其次是头部新能源品牌的鲶鱼效应。2019年,特斯拉国产Model 3交付,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新能源销量的增长。同时,越来越多品牌加入,进一步激活了新能源市场,丰富了产品矩阵。比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发布宏光MINI EV,改变了低端市场格局;比亚迪王朝和海洋两大系列,在30万元以内新能源市场一支独大。
然后是技术的创新升级,产销规模的扩大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尤其是插混技术的普及,扩大了新能源产品在新购市场占比。有数据显示,不限购不限行的城市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都已高达22.3%。
今年,“油电同价”成为高频词,就是因为这两年部分新能源产品价格已能做到与燃油车竞品同价。比如,比亚迪的海豚、秦PLUS冠军版价格已下拉至10万元以内。
从消费心理来看,年轻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尤其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认同感变高,包容性变强。而且,部分对智能化有感又喜欢尝鲜的消费者,也较为青睐新能源产品。
综上所述,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完成下一个千万辆的产销目标,可能会比现在更快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