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“叔叔,我们身后的这片麦田,为啥插着那么多竹竿呢?”“叔叔,小麦长到啥样的土壤里才好成活呢?”“叔叔,这些小麦,是转基因的吗?”“叔叔,这么大的风会把麦苗吹死吗?”……
3月11日上午,经开区王助镇的一处麦田里,一群穿着绿色校服的学生,正围着一位农技专家询问关于小麦的知识。他们身后,绿油油的麦苗长势正旺,在微风中掀起阵阵波浪。
这块麦田不是普通的麦田,而是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试验基地;这群小学生,来自市昆吾小学五年级;这位专家,是市农林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程星。
这里也是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。目前,农业科技培训与信息中心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初步完工,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濮阳农业科技研发、孵化、科普、推广的“航母”。
当天上午,市委宣传部、市科协、市农林科学院,在这里揭牌成立濮阳市科普基地。市昆吾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,成为科普基地的第一批客人。
在参观市农林科学院试验基地后,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将孩子们带到了小麦试验田里。程星为孩子们讲解了小麦从种子到餐桌的全过程,以及我市这些年小麦的研究成就,先后育成“濮麦24”“濮麦9号”“濮麦10号”“濮麦053”“濮麦6311”“濮麦8062”“濮麦168”等一批国审、省审品种。目前,市农林科学院拥有800亩的小麦、蔬菜等高科技试验田。
“同学们,你看南边那块麦田,全部采用现代化技术试验和种植的,首次用上了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,耕地用的是无人驾驶拖拉机。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,现在我们农业种植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。”程星的话让孩子们非常振奋。
“我爷爷奶奶在老家也种小麦,不过他们没有专家讲得好,我要把今天上午学到的知识,回家讲给爷爷奶奶听。”“我刚才还闹了大笑话,把小麦认成了韭菜,今后肯定不会了。”说起在田野上课的感受,同学们收获颇多。
同学们还走进市农林科学院蔬菜试验基地、林果试验基地,听专家讲解了蔬菜、水果知识,为春天的田野带来别样的欢乐,为自己的成长增添了一次特别的经历。
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亓晓光
关键词: